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识断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duàn

识断

拼音shí duàn

注音ㄕㄧˊ ㄉ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地和决断。《三国志·吴志·孙登传》:“ 张休 、 顾谭 、 谢景 皆通敏有识断。”《宋史·张咏传》:“止讹之术,在乎识断,不在乎厌胜也。” 清 戴震 《与是仲明论学书》:“僕闻事於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

基本含义

  • 指能够凭借经验、智慧或判断力来识别和判定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

详细解释

  • 识断是由“识”和“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识”表示认识、辨别,指的是通过观察、了解和分析,掌握事物的真实情况;“断”表示判断、决策,指的是根据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做出明确的决策或判断。因此,“识断”意味着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辨别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识断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判断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识断力,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个聪明的领导可以通过识断,判断员工的能力和价值。

故事起源

  •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段对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中的“拂乱”即是指识断之意。这段话意味着一个人要承担重任,必须经历各种困难和考验,通过识别和判断,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凭借自己的识断力,成功地辨别出了真假钻石。2. 这位警察靠着敏锐的识断力,迅速找到了凶手的藏身之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识”字和“断”字进行联想:识,像一个人的眼睛,用来观察和认识事物;断,像一个人的大脑,用来判断和决策。将这两个字形象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识断相关的成语,如“识微见著”、“识时务者为俊杰”等,可以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识断的能力判断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2. 初中生:老师凭借自己的识断力,发现了我的学习问题。3. 高中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识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4. 大学生:在职场上,识断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5. 成年人:他的识断力很强,经常可以准确地判断出事物的真相。

拆字解意

识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