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叟
拼音sāi sǒu
注音ㄙㄞ ㄙ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塞翁。 明 刘基 《病足戏呈石末公》诗:“塞叟于今知匪祸, 周 鷄从此免为牺。”
基本含义
- 指年老体衰的人。
详细解释
- 塞叟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塞叟原指在边塞守卫的老者,常年戍守使其身体衰弱。后来,塞叟这个词逐渐引申为指年老体衰的人。成语中的“塞叟”指的是衰老的人,年事已高,身体力行不如从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年老体衰的人,或者用来自嘲、自谦。
故事起源
- 关于塞叟的故事并不明确,但可以想象,在古代边塞地区,老者为了保卫家园常年坚守岗位,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艰难,身体自然会逐渐衰弱。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
例句
- 1. 他虽然已是塞叟之年,但精神矍铄,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2. 那位塞叟虽然体弱多病,但他的智慧和经验仍然受到大家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塞叟”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记忆。比如,想象一个年老体衰的边塞守卫,他虽然身体衰弱,但仍然坚守岗位,保卫家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年老体衰相关的成语,如“老马识途”、“寿比南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奶奶已经塞叟了,但她还是每天早上带我去幼儿园。2. 小学生:爷爷虽然塞叟了,但他的头脑依然灵活,经常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3. 中学生:老师虽然塞叟了,但他的经验丰富,教学水平很高,我们都很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