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应
拼音zhào yìng
注音ㄓㄠˋ 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照应 zhàoyìng
(1) [see after]∶照顾;照料
照应行李
(2) [coordinate]∶配合;对照呼应
相互照应
详细解释
(1).配合。 宋 岳飞 《破曹成捷状》:“十三日杀 曹成 发来照应 北藏岭 夹击官军贼兵一万五千餘人。”《西游记》第二七回:“众神听了,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他杀得性起,不再同 刘芳亮 等互相照应,率领他自己的标兵追着一股敌人不放。”
(2).照顾;料理。《红楼梦》第一○三回:“姨太太不但不肯照应我们,倒駡我糊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其间,照应他的服食冷暖,料理他的鞋脚梳妆。” 巴金 《砂丁》三:“你们马上照应他们动身,不准有丝毫的耽搁。”
(3).呼应;映衬。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六》:“ 楚子 县 陈 ,犹可辞乎?王曰:可哉!因县 陈 。乃復封 陈 。前后照应。”《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话説人生万事,前数已定,儘有一时间偶然戏耍之事,取笑之话,后边照应将来,却像是个讖语响卜,一毫不差。” 鲁迅 《野草·风筝》:“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基本含义
- 照应是指根据某种情况、需要或要求进行相应的行动或处理,使之相互配合或相互呼应。
详细解释
- 照应是一个动词词语,意思是根据某种情况或要求做出相应的行动或处理,以配合或呼应其他事物。照应强调在某种关系中相互配合或相互呼应,体现了一种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使用场景
- 照应这个词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互助关系、交流沟通等方面。例如,在工作中,团队成员应该照应彼此的工作进展,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家庭中,夫妻双方应该相互照应,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在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相互照应,促进良好的教学效果。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昭公与晋国的盟友鲁国发生了战争,昭公派遣使者向鲁国请援,鲁国的公子无知替昭公出使晋国,但无知却在晋国被俘,昭公非常担心无知的安危,每天都在城门口等待无知的消息,直到无知获释归来。这个故事中,昭公对无知的照应体现了一种关怀和关心,而这种照应的精神逐渐演变成了成语“照应”。
成语结构
- 照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别的结构。
例句
- 1. 在团队合作中,大家要相互照应,共同完成任务。2.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照应孩子的成长和学习。3. 在交流中,我们要注意相互照应,避免误解和冲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照顾”这个词语进行联想记忆。照应和照顾都是以“照”字开头,意味着关心和关注。记忆时可以想象照应就是在关心和关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行动或处理。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其他与照应相关的成语,如“呼应”,“相互配合”等。2. 了解更多关于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和互助关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相互照应,一起完成作业。初中生:在团队合作中,大家要照应彼此,共同取得好成绩。高中生: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照应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中,我们要相互照应,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