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榜子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ng

榜子

拼音bǎng zǐ

注音ㄅㄤˇ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即奏折。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奏事非表状谓之榜子》:“ 唐 人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榜子,亦曰録子,今谓之札子。”《宋史·职官志二》:“翰林学士院……凡奏事用榜子,关白三省、枢密院用諮报,不名。”
    (2).名帖,名片。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万福!且息怒,奴家不具榜子参贺。”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宋人书帖犹用竹简》:“ 绍兴 初,百官相见,用榜子,直书衔及姓名,今手本式是也。”
    (3).告示,启事。《朱子语类》卷一二七:“当时人骨肉相散失,沿路皆帖榜子。”
    (4).样子,榜样。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因此上 维摩居士 化作 王维 , 儒童菩萨 化作 裴迪 ,故意遇而不遇,傲睨一世,凌轢千古,与世人做个榜子。”
    舟人,船夫。 宋 梅尧臣 《望芒砀山》诗:“出舟跳古岸,林外见脩冈。廻头问榜子,前巘是 芒碭 。” 清 周亮工 《将发剑津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诗》之一:“江风吹药灶,榜子促医人。”

基本含义

  • 指写有名字或事项的木板。

详细解释

  • 榜子是指用木板制成的写有名字或事项的牌子。它通常用于公告或宣布重要信息。成语“榜子”常用来形容事情公开、明确,不容争议或有疑问之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公告、通知、宣布结果等情境。也可用于形容事情明确、不容争议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榜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科举制度。在科举考试中,考生的名字和成绩通常会被写在榜子上公布于众。这样的榜子被称为“榜”。因此,“榜子”这个成语逐渐演化为表示公开、明确的意思。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考试成绩公布后,他的名字牢牢地写在了榜子上。2. 他的辞职信被贴在了公司的榜子上,所有人都知道他要离职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公告”、“通知”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榜子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与公告、通知相关的成语,如“公之于众”、“张榜挂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考试成绩贴在了榜子上,我们都很紧张地看着。2. 初中生:这次班级竞赛,我们的名字写在了榜子上,感觉很骄傲。3. 高中生:高考成绩公布后,我的名字没出现在榜子上,我很失落。4. 大学生:学术会议的发言名单在榜子上公布了,我很期待我的名字能出现在上面。5. 成年人:公司的晋升名单写在了榜子上,大家都在关注自己的名字有没有上榜。

拆字解意

榜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