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士
拼音xiǎn shì
注音ㄒㄧㄢˇ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险恶之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观 孔光 之奏 董贤 ,则实其奸回; 路粹 之奏 孔融 ,则诬其衅恶。名儒之与险士,固殊心焉。”
基本含义
- 指勇敢而有胆识的人,能够在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详细解释
- 险士是由“险”和“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险”表示危险和困难,“士”表示有才能和品德的人。险士指的是那些能够在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非凡勇气和智慧的人。
使用场景
- 险士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冒险、勇往直前的人。在描述英雄人物、冒险故事或者赞美勇敢的行为时,可以使用险士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鲁国大夫子贡因为勇敢而被称为险士。在一次战斗中,子贡乘马冲入敌阵,杀敌无数,最终取得了胜利。因此,他被赞颂为险士。
成语结构
- 险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险”是形容词,表示危险和困难;“士”是名词,表示有才能和品德的人。
例句
- 1.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险士。2.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危险的情况下变成了一位险士的传奇经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险士”与“勇敢”、“智慧”等词语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气和智慧相关的成语,如“智勇双全”、“勇往直前”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游泳比赛中不怕困难,勇敢地跳入水中,真是一位险士。2. 初中生:在这次考试中,他面对难题毫不退缩,展现出了一名险士的勇气和智慧。3. 高中生:他为了帮助那些受欺负的同学,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站出来,成为了一名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