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罚
拼音zāng fá
注音ㄗㄤ ㄈ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追赃罚款。 宋 王溥 《唐会要·定赃估》:“仍差御史一人,专知赃赎,不得以赃罚为名,如罪名未定,妄罚其财,亦委观察判官勾当,差定后先,具名闻奏。”《元典章·户部七·仓库》:“近据书吏 王祥 呈总房专一掌管赃罚钞物,数目不为不重。”
(2).指追赃处罚的财物。《明史·职官志一》:“曰金科,主市舶、鱼盐、茶钞税课,及赃罚之收折。”《清史稿·食货志二》:“凡诸库每岁出纳之数,皆造册送户部察覈,惟赃罚例输之刑部。”
基本含义
- 指用赃款赃物来替代罚款、刑罚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赃罚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赃和罚。赃指非法所得的财物,罚指处罚。赃罚的意思是用非法所得的财物来替代罚款或刑罚的行为。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贪污腐败、贪赃枉法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赃罚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利用职权、地位等非法手段获取财物,然后用这些财物来替代应该受到的处罚或罚款的人。在法律、政治等领域的讨论中,也可以使用赃罚来形容这种行为。
故事起源
- 赃罚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官员因贪污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将应该被罚的财物替代了罚款,从而逃避了惩罚。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贪污腐败、贪赃枉法的行为,形成了成语赃罚。
成语结构
- 赃罚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例句
- 1. 这位官员利用职权进行赃罚,最终被揭发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 腐败分子利用赃罚来逃避应有的惩罚,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与公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赃罚的发音与“脏发”进行联想,来记忆赃罚的意思。脏发可以联想到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财物,而赃罚则表示利用这些财物来逃避处罚。
延伸学习
-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贪污腐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贪污腐败的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用赃罚来逃避责任,这是不对的。2. 初中生:我们应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让大家明白赃罚的危害。3. 高中生:赃罚是社会道德沦丧的体现,需要加强法治建设来遏制这种现象。4. 大学生:贪污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呼吁打击赃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