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道场
拼音shuǐ lù dào chǎng
注音ㄕㄨㄟˇ ㄌㄨˋ ㄉㄠˋ ㄔ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佛教法会的一种。僧尼设坛诵经,礼佛拜忏,遍施饮食,以超度水陆一切亡灵,普济六道四生,故称。 宋 苏轼 《释迦文佛颂》引:“ 元祐 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设水陆道场供养。”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王氏 ﹞请旧日尼院中各众,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五》:“但在这里,却也太没有生气,只见和尚自做水陆道场,男男女女上庙拜佛,真令人看得索然气尽。”
基本含义
- 水陆道场是一个佛教用语,指的是地上和水中都是修行的场所,比喻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修行、修德。
详细解释
- 水陆道场源于佛教,佛教徒认为一切都是佛法的修行场所。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水中,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地方。这个成语比喻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修行、修德,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修行,或者形容一个地方适合修行。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佛经《法华经》中,其中有一段讲述了一个叫做“水陆道场”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而创造出来的,意味着修行的地方可以无处不在。
成语结构
- 水陆道场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水”、“陆”、“道”、“场”组成。
例句
- 1. 他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修行,真是一个水陆道场的人。2. 这个地方的环境非常适合修行,可以说是一个水陆道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水陆道场”这四个字拆分开来记忆,比如可以将“水”和“陆”联想到陆地和水中,表示修行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将“道”和“场”联想到修行的道路和场所。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佛教的修行理念,以及其他与修行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学校是一个水陆道场,无论在学校的哪个环节,我都可以学到知识。2. 初中生: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应该像水陆道场一样修行,不受外界干扰。3. 高中生:大学校园是一个水陆道场,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修炼自己的品德修养。4. 大学生:在社会上工作也是一个水陆道场,我们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修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