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牦缨
拼音bái guān máo yīng
注音ㄅㄞˊ ㄍㄨㄢ ㄇㄠˊ 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白冠釐缨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质高尚,仪表端庄。
详细解释
- 白冠是指白色的帽子,牦缨是指牦牛的尾巴毛。白冠牦缨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高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高雅,或者形容某人的品质高尚。
故事起源
- 《汉书·杨震传》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杨震因为他的仪表高尚,举止端庄,被朝廷任命为郎中。有一次,杨震去参加宴会,其他官员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只有他穿着素白的衣袍。他的朋友们问他为什么不穿华丽的衣服,他回答说:“白冠牦缨,不可常带。”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白冠牦缨”。
成语结构
- 白冠牦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仪表举止总是白冠牦缨,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2. 她穿着素雅,举止端庄,真是一个白冠牦缨的女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白色的帽子和牦牛的尾巴毛与高尚的品质和仪表端庄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仪表端庄、品质高尚相关的成语,如“仪表堂堂”、“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像白冠牦缨的人一样,举止要端庄。2. 初中生:他的仪表举止总是白冠牦缨,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3. 高中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要展现出白冠牦缨的形象,体现出高尚的品质。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白冠牦缨形象,做一个有品质的人。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