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刍挽粮
拼音fēi chú wǎn liá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ēi chú wǎn liáng ㄈㄟ ㄔㄨˊ ㄨㄢˇ ㄌㄧㄤˊ
飞刍挽粮(飛芻輓糧)
同“ 飞芻輓粟 ”。《明史·伍文定传》:“而 文定 决意进兵,一无顾惜。飞芻輓粮,縻数十万。”
基本含义
- 指迅速地将散乱的饲料拾起来,以解决急需。
详细解释
- 飞刍挽粮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飞刍挽粮,犹未及饥也。”刍,即饲料,指牛马吃的草料。飞刍,即快速地将饲料拾起来,挽粮,即携带粮食。成语的意思是迅速采集饲料,以解决紧急需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迅速行动,解决紧急问题的情境。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困难时刻,能够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齐国国君宣公因为国内发生了大旱,导致粮食短缺,人民饥饿。宣公得知情况后,立即下令将散落在地上的饲料迅速拾起来,以解决急需。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形成了成语飞刍挽粮。
成语结构
- 飞刍挽粮是一个动宾短语,由“飞刍”和“挽粮”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在这个紧急情况下,他飞刍挽粮,争分夺秒地解决了问题。2. 面对困难,我们要像飞刍挽粮的人一样,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飞刍挽粮与快速行动、解决紧急问题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动迅速、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如“迅雷不及掩耳”、“及时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现有同学忘带书包,飞刍挽粮地借给他。2. 初中生:考试前一天才发现自己还有一本书没看,他飞刍挽粮地通宵赶完了。3. 高中生:班里突然有同学生病请假,他飞刍挽粮地代替他完成了课堂报告。4. 大学生及以上:在紧急情况下,他飞刍挽粮地调整了项目计划,保证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