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椎布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ī

椎布

拼音zhuī bù

注音ㄓㄨㄟ ㄅ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椎髻布衣。《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 梁鸿 择 孟光 而娉,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 鸿 不答, 孟光 讯因,知 梁鸿 有志遁隐,不喜 孟光 傅粉墨。 孟光 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能奉我矣!”后遂以“椎布”为女子服饰简朴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一日,媪独居,忽有美人来,年可十六七,椎布甚朴,光华照人。” 清 方文 《赠马婿永公》诗:“敢以羊车迎 卫 玠 ,且将椎布配 梁鸿 。”

基本含义

  • 椎布是指用钉子或棍棒将布料固定在椎子上进行打破或打击,比喻坚决果断地解决问题。

详细解释

  • 椎布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种刑法,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椎”,是用木椎或铁椎将犯人的身体打破。而“布”则是指在犯人身上盖上一块布料,用来保护内脏。椎布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用椎子将布料固定在椎子上进行打破或打击,比喻坚决果断地解决问题。

使用场景

  • 椎布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处理问题果断坚决,不拖泥带水。可以用在讨论领导者决策果断、解决问题果断等场景。

故事起源

  • 椎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法。在古代,如果有人犯了重罪,他们会被绑在一根木椎上,然后用另一根木椎将布料固定在身上,最后用力打击椎子,使布料和身体一起被打破。这种刑罚的目的是让犯人痛苦并示众,以警示其他人不要犯罪。

成语结构

  • 椎布属于动宾短语,其中“椎”是动词,表示用椎子打击;“布”是宾语,表示布料。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领导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椎布果断,不拖泥带水。2. 这个项目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椎布解决,不能再拖延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用椎子将布料固定在椎子上进行打破或打击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这个画面与坚决果断的行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刑法和刑罚,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椎心泣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椎布地解决了我们班的纪律问题。2. 初中生:学校领导椎布地处理了学生打架的事件。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像领导一样椎布果断,不畏艰难。4. 大学生: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我需要椎布地解决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拆字解意

椎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