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扈
拼音bá hù
注音ㄅㄚˊ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专横,拔,通“ 跋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汉 郑玄 笺:“畔援,犹拔扈也。”《文选·张衡<西京赋>》:“緹衣韎韐,睢盱拔扈。” 李善 注:“拔与跋古字通。”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放肆傲慢,专横跋扈。
详细解释
- 拔扈是由“拔”和“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拔,表示高举、抬起;扈,指随从、侍从。拔扈一词原指帝王抬起的侍从,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放肆傲慢,专横跋扈。
使用场景
- 拔扈一词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傲慢、专横,不顾他人感受,不听劝告。可以用来形容某些领导、上司或者恶劣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行为或者性格特点。
故事起源
- 拔扈一词的起源并无具体的故事,而是通过对古代帝王抬起的侍从的描述,引申为形容人的傲慢跋扈。
成语结构
- 拔扈是一个形容词,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领导太拔扈了,从不听取他人的建议。2. 她的拔扈个性让同事们难以忍受。3. 不要因为权力而变得拔扈,要保持谦逊和善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拔”字理解为高举、抬起,将“扈”字理解为随从、侍从,从而联想到拔扈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拔扈”类似的成语,如“专横跋扈”、“傲慢无礼”等,以扩展对这类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对同学们总是拔扈地发号施令。中学生:班长的拔扈行为让同学们感到压力很大。大学生:有些教授对学生非常拔扈,不容许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