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屈致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屈致

拼音qū zhì

注音ㄑㄩ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委屈招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庶 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唐 白居易 《策林二·尊贤》:“ 孔明 之才非为屈致之士, 刘氏 所以图 蜀 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才被埋没或受到限制。

详细解释

  • 屈致是由“屈”和“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屈意为弯曲、屈服,致意为到达、达到。屈致形容人才或才能被压抑、埋没,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使用场景

  • 屈致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才能受到限制或被埋没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有才华但未被重视的人,或者在某种环境下无法充分发挥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

  • 屈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孔子的弟子曾子因为个子矮小,被人们看不起,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孔子听到后说:“曾子,屈己屈人,吾未之闻也。屈己屈人,不如伸己伸人。曾子,吾未之闻也。”意思是说曾子屈服自己,屈服他人,不如展示自己的才能,帮助他人。从此,屈致成为形容人才被埋没或受到限制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屈致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的才华被埋没了,真是屈致之人。2. 虽然他有很多好的创意,但由于环境的限制,他一直屈致在原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屈”字与“致”字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弯曲的道路,代表才能被压抑、埋没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记住屈致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埋没”、“被压抑”等,以扩展对屈致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才华被老师埋没了,真可惜。2. 初中生:尽管他的数学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庭的贫困,他一直屈致在学业上。3. 高中生:虽然她有很多好的创意,但由于学校的限制,她的才能一直被埋没着。4. 大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多人的才能被埋没,只有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

拆字解意

屈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