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抹
拼音guǒ mǒ
注音ㄍㄨㄛˇ ㄇ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含混遮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个当儿,幸得 张亲家太太 问了 珍姑娘 一句话……又惹得大家一笑,才把 珍姑娘 这句玉兔金金丝哈的笑话儿给裹抹过去了。”
(2).搀杂。如:没留神把他的书给裹抹过来了。
基本含义
- 裹抹指的是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内在却有很多问题或缺陷。
详细解释
- 裹抹这个成语形容了事物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却隐藏了内在的问题或瑕疵。它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隐患或不足之处。
使用场景
- 裹抹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表面功夫做得很好,但实际上存在问题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追求表面上的华丽而忽视内在质量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虚有其表的事物。
故事起源
- 裹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当时,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权臣,他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改革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成效。然而,他的改革措施实际上并不符合民众的需要,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因此,裹抹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用来形容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存在问题的情况。
成语结构
- 裹抹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裹”和“抹”。其中,“裹”的意思是包裹,表示表面上的装饰;“抹”的意思是抹去,表示隐藏的问题。
例句
- 1. 他的演讲很精彩,但其中的逻辑错误让人感觉他只是在裹抹。2. 这家公司的产品包装很漂亮,但质量却很差,完全是在裹抹消费者。3. 这个项目的进展看起来很顺利,但实际上内部存在很多裹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裹抹”这个成语与表面光鲜但内在有问题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一个包装精美但质量差的商品。通过联想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裹抹相关的成语,例如“表里不一”、“掩耳盗铃”等。这些成语都与表面现象和隐藏真相有关,可以帮助扩展对裹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看起来很漂亮,但实际上只是在裹抹。2. 初中生:这个游戏的广告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裹抹游戏本身的问题。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宣传很夸张,但实际上只是在裹抹产品的缺陷。4. 大学生:这个政策的宣传很好,但实际效果却只是在裹抹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