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祸
拼音liè huò
注音ㄌㄧㄝ ˋ ㄏ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大祸。 明 刘基 《郁离子·九尾狐》:“帝怒不可犯也,弗悔,若必受烈祸。”
基本含义
- 指灾祸严重,造成巨大破坏或伤害的灾难。
详细解释
- 烈祸是由“烈”和“祸”两个字组成的,烈指强烈、严重,祸指灾难、不幸。因此,烈祸指的是灾祸严重,造成巨大破坏或伤害的灾难。
使用场景
- 烈祸通常用于形容灾难性的事件或事故,如地震、火灾、战争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决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故事起源
- 烈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九年》。当时,鲁国的哀公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将贤臣季孙斩首,导致国家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最终鲁国遭到了强敌的侵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听劝告、不明真相的决策往往会带来灾难。
成语结构
- 烈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烈”和名词“祸”组成。
例句
- 1. 这场地震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烈祸。2. 他的贪污行为最终给他自己带来了烈祸。3. 战争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烈祸之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场烈烈燃烧的大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不幸,这就是烈祸。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与烈祸相关的历史事件或自然灾害,如汶川大地震、长江洪水等,以加深对烈祸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场大火给我们家带来了烈祸。初中生:战争是一场烈祸,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高中生:他的腐败行为最终给整个国家带来了烈祸。大学生:环境污染是一种潜在的烈祸,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