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霜骨在词典中的解释
shuāng

霜骨

拼音shuāng gǔ

注音ㄕㄨㄤ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能傲霜而立的植物的茎干。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堪长,永为隣里怜。” 仇兆鳌 注:“《杜臆》:松曰霜骨,松苗曰霜根,立言清峭。” 金 麻革 《送杜仲梁东游》诗:“灵芝秋杞老霜骨,黄精茯苓饱新斸。”

基本含义

  • 形容寒冷到极点。

详细解释

  • 霜骨是由“霜”和“骨”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霜指冬季的霜冻,骨指人体的骨骼。这个成语形容寒冷到了极点,如同冬天的寒风吹到了骨骼中,让人感到极度的寒冷。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非常冷酷。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霜骨销磷,草木知秋。”意为霜冻融化,草木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后来,人们将“霜骨”作为一个独立的成语使用。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冬天的寒风吹得人浑身上下都感到霜骨。2. 她的冷漠和无情让人感到霜骨一样的寒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霜骨”想象成冬天的骨头被霜冻覆盖的形象,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寒冷的成语,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寒冬腊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的天气真的很冷,感觉像是霜骨一样。2. 初中生:冬天的北方真的很冷,骑车出去一会儿就感到霜骨了。3. 高中生:他对我冷漠无情的态度让我感到了霜骨般的寒冷。

拆字解意

霜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