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帜
拼音huī zhì
注音ㄏㄨㄟ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徽帜 huīzhì
[banner] 标志;旗帜
徽帜以变,器械以革。——《文选·左思·魏都赋》
详细解释
同“ 徽识 ”。1.《汉书·王莽传上》:“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 颜师古 注:“徽帜,通谓旌旗之属也。”《文选·左思<魏都赋>》:“徽帜以变,器械以革。” 张载 注:“《礼记》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然而,单说是‘爱文学’而没有明确的观念形态的徽帜的‘ 绥拉比翁 的兄弟们’,也终于逐渐失掉了作为团体的存在的意义,始于涣散,继以消亡。”参见“ 徽号 ”、“ 徽识 ”。
(2).泛指标志。
基本含义
- 徽帜是指军队或组织用来标示身份、彰显特色的旗帜。
详细解释
- 徽帜源自古代军队,是指用来标志军队身份、展示军队特色的旗帜。徽帜往往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和象征意义,能够让人一眼辨认出所属的军队或组织。徽帜的设计通常包括特定的图案、颜色和标志,以突出所属军队的特点和荣誉。
使用场景
- 徽帜常用于军队、组织、学校等场合,用来标示身份、展示特色。在军事演习、游行游行示威、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徽帜被广泛使用。此外,徽帜也可以比喻一个组织或团体的象征、代表,体现其核心价值和精神。
故事起源
- 徽帜这一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当时,军队需要一种明确的标志来辨认友军和敌军,于是就有了徽帜这个概念。徽帜的设计和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因此成为军队中的重要角色。
成语结构
- 徽帜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军队的徽帜高高飘扬,象征着他们的荣耀和勇气。2. 这支队伍的徽帜是红色的,非常醒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徽帜”相关的图像或场景进行联想记忆。比如,想象一个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上面有鲜艳的标志,代表着勇敢和荣耀。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徽帜,了解它们的起源和象征意义。比如,明朝的徽帜是红色的,上面有金色的龙图案,象征着皇权和权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徽帜是蓝色的,上面有一个笑脸图案。2. 初中生:在运动会上,每个参赛队伍都有自己的徽帜,用来展示团队的凝聚力。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把学校的徽帜作为自己的骄傲,努力学习,为学校争光。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全面了解“徽帜”这个词语,并且能够记忆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