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蹋顿在词典中的解释

蹋顿

拼音tà dú

注音ㄊㄚ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本为 辽西 乌桓 首领名。 汉献帝 时, 丘力居 死,从子 蹋顿 有武略,代立为王。后为 曹操 击败于 柳城 ,斩之。见《后汉书·乌桓传》。后亦借指异族首领。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谢借马表》:“感 燕 骨而长鸣,君恩罔报;向朔云而驤首,蹋顿方擒。”
    (2).犹跌倒。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将战饮数斗,常乘赤马,无故蹋顿,乃乘小马。”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走时脚步沉重、不稳定。

详细解释

  • 蹋顿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蹋指行走时脚步沉重,顿指行走时脚步不稳定。因此,蹋顿形容人行走时脚步沉重、不稳定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蹋顿多用于形容人走路时姿态不稳定、脚步沉重。可以用来形容醉酒后的人、年老体弱的人或者身体不好的人走路时的状态。

故事起源

  • 蹋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后汉书·杨阜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杨阜在宴会上喝醉后,醉得走路蹒跚、脚步沉重。后来,人们就用“蹋顿”来形容走路时脚步沉重、不稳定的情况。

成语结构

  • 蹋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蹋”和形容词“顿”组成。

例句

  • 1. 他走路蹋顿,看起来好像有点不舒服。2. 醉酒后,他的脚步变得蹋顿起来,走路都有些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蹒跚”这个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蹋顿”。两个词语都形容人行走时的不稳定状态,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记忆。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词典、成语辞典或者阅读相关的文章来进一步了解“蹋顿”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脚步蹋顿地走进了教室,好像有点不舒服。2. 初中生:老师走路的样子很奇怪,脚步蹋顿,好像受了伤。3. 高中生:他醉酒后走路蹋顿,差点摔倒在地。

拆字解意

蹋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