诹治
拼音zōu zhì
注音ㄗㄡ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商议治理国家。 宋 洪适 《莲花漏铭》:“圣主当阳,业业諏治,昧旦丕显,夜分乃寐。”
基本含义
- 指在困难或问题出现时,向有经验、有智慧的人请教、征求意见,以寻求解决方案。
详细解释
- 诹治是由动词“诹”和动词“治”组成的成语。“诹”意为请教、征求意见,“治”意为解决、处理。诹治的含义是在面临困难或问题时,向有经验、有智慧的人请教、征求意见,以寻求解决方案。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孤立地去面对困境。
使用场景
- 诹治常用于描述在遇到难题、困难或纠纷时,主动向他人请教、征求意见的情景。它强调了团队合作和集思广益的重要性。这个成语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家庭、社交等。
故事起源
- 《史记》中有一则关于诹治的故事。据说,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季友的大夫,他在担任鲁国的宰相期间,经常向有智慧的人请教,征求意见。季友认为自己不能独断专行,需要借助他人的智慧来治理国家。他的治理之道得到了广泛赞誉,也使得“诹治”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诹治有经验的前辈。2. 他在做决策时总是喜欢诹治其他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诹治”拆分为“诹”和“治”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诹”可以联想为“咨询、请教”,而“治”可以联想为“解决、处理”。通过和“请教”、“解决”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诹治”相关的成语,如“征询意见”、“交流心得”等,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诹治老师的意见来解决。初中生:我在写作文时,会诹治同学们的建议,以改进我的文章。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会诹治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我会诹治行业内的专家,以获得更多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