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阑纵在词典中的解释
lánzòng

阑纵

拼音lán zòng

注音ㄌㄢˊ ㄗ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散放。不加约束。《魏书·高车传》:“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放纵放荡,不受约束。

详细解释

  • 阑纵是由“阑”和“纵”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阑指门闩,纵指放纵。阑纵原指门闩打开,门户大开,比喻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后来也用来形容人放荡、放纵、不受拘束的行为。

使用场景

  • 阑纵常用于贬义,形容人放纵放荡,不受约束,不守规矩。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行为过于放纵,不受道德、法律等规范的约束。

故事起源

  • 阑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三十一·项羽本纪》中。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因为放纵自己,不懂节制,最终导致了战败。后来,人们用“阑纵”来形容项羽这种放纵自己的行为,也用来形容其他人放纵放荡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阑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过于阑纵自己,不受任何约束。2. 这个年轻人放纵自己,过着荒唐的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门闩被打开,门户大开,人们放纵自己,不受约束,形成阑纵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阑纵相关的成语,如“放纵自流”、“纵横驰骋”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阑纵自己,不好好学习。2. 初中生:这个人阑纵自己,导致了很多问题。3. 高中生:年轻人应该懂得节制,不要阑纵自己。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自律,不要阑纵自己。5. 成年人:放纵自己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应该懂得适度约束自己的行为。

拆字解意

阑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