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归马放牛在词典中的解释
guīfàngniú

归马放牛

拼音guī mǎ fàng niú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guī mǎ fàng niú ㄍㄨㄟ ㄇㄚˇ ㄈㄤˋ ㄋㄧㄨˊ

    归马放牛(歸馬放牛) 

    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孔颖达 疏:“此是战时牛马,故放之,示天下不復乘用。”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周王 伐 商 ,一戎衣而天下大定。归马放牛,偃武修文,是识‘武’字者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驾》:“时国家復 河 湟 ,故地有归马放牛之象。”亦省作“ 归马 ”。 清 顾炎武 《复迟明府书》:“ 渭水 春耕,但见哀鸿之羽, 桃林 夜雪,未逢归马之时。”

基本含义

  • 指某人归还了马,却放错了牛。比喻处理事情不得法,弄错了对象或方向。

详细解释

  • 成语“归马放牛”是指某人本意是归还马,却放错了牛。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在处理事情时弄错了对象或方向,导致结果与本意相反。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本末倒置”或“弄错了重点”。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处理事情时弄错了对象或方向,导致结果与本意相反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工作中做了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或者在学习中弄错了重点,导致学习成果不佳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归马放牛”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农民借了一匹马,用来耕地。在归还马的时候,他却将马放在了别人家的牛棚里,而将牛放在了马棚里。这个故事就是“归马放牛”成语的由来。

成语结构

  • 成语“归马放牛”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归马”、“放”和“牛”。

例句

  • 1. 他明明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却归马放牛,最终导致问题更加复杂了。2. 这位领导在工作中经常归马放牛,导致团队的工作效率低下。3. 学生们在考试中归马放牛,没有掌握重点知识,所以成绩不理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归马放牛”与故事起源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农民在归还马的时候将马放在了牛棚里,将牛放在了马棚里的情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考在线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本来要交作业的,却归马放牛,把作业交给了别的同学。初中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归马放牛了,把时间都浪费在玩游戏上了。高中生:他在复习考试的时候归马放牛,把时间都花在了不重要的知识点上了。大学生:他明明是要找工作的,却归马放牛,把时间都花在了娱乐上了。

拆字解意

归马放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