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壤奠在词典中的解释
rǎngdiàn

壤奠

拼音rǎng diàn

注音ㄖㄤˇ ㄉ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本土所产的贡物。《书·康王之诰》:“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 孔 传:“敢执壤地所出而奠贄也。”《新唐书·礼乐志四》:“通事舍人导刺史一人,解剑脱舄,执贄升前,北向跪奏:‘官封臣姓名等敢献壤奠。’” 唐 元稹 《进马状》:“臣当州素乏所出,无以粗展丹诚。臣既别受恩私,又不合独无壤奠。”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圣皇不却亦不求,垂拱无为静边鄙。远人慕化致壤奠,地角已如天尺只。”

基本含义

  • 指土地的奠定或基础的建立。

详细解释

  • 壤奠是由“壤”和“奠”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壤指土地,奠指奠定或建立。壤奠意味着土地的奠定或基础的建立,常用于形容基础的稳固和坚实。

使用场景

  • 壤奠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基础或基础工作的建立。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项目或计划的基础工作已经完成,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或技能已经打下,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故事起源

  • 壤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壤奠于齐”,意为奠定基础于齐国。据传,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曾经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他在位之前的基础工作,可以说是在位之前的基础工作为他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语结构

  • 主体词语为“壤奠”,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在基础学科上的扎实壤奠。2. 这个项目的成功是在前期的壤奠工作基础上取得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壤奠”和“土地奠定”的意思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一个土地上奠定基础的场景,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与土地和基础建设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基石”、“奠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们在游戏中学习,这是我们学习的壤奠。2.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好好学习是成功的壤奠。3. 初中生:我们要打好基础,为高中学习的壤奠做好准备。4. 高中生:大学的入学考试是我们未来的壤奠。5. 大学生:实习经历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壤奠。

拆字解意

壤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