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罪报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ìbào

罪报

拼音zuì bào

注音ㄗㄨㄟˋ ㄅ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罪恶的报应。《无量寿经》卷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捨离。”《法苑珠林》卷九十:“是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七·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亦有问答未竟,佛遽唱言持此经功德、谤此经罪报者。”

基本含义

  • 指做了坏事或犯了错的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详细解释

  • 罪报是一个负面的成语,表示人们做了坏事或犯了错,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它强调了“因果报应”的观念,认为人们的行为将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好的行为会得到奖励,坏的行为会受到惩罚。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做坏事或犯错,因为他们最终会受到惩罚。它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做坏事的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成语在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曹操的历史人物。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权臣,他用计谋杀害了其他人,但最终也受到了报应。这个故事成为了“罪报”的象征,用来告诫人们不要犯错。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做坏事的人最终会受到罪报。2. 不要以为做了坏事就能逃脱罪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曹操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曹操用计杀害了其他人,但最终也受到了报应。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曹操和他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因果报应”、“作恶多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知道做坏事会受到罪报。2. 初中生:他偷了钱包,最终也受到了罪报。3. 高中生:我们应该相信因果报应,做好事就会有好报,做坏事就会受到罪报。

拆字解意

罪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