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伎
拼音qiū cí jì
注音ㄑㄧㄡ ㄘㄧˊ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乐舞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絃、横笛、笙、簫、觱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曇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檐鼓、贝,皆一;铜鈸二。舞者四人。” 清 吴伟业 《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二:“檀槽岂出 龟兹 伎,玉笛非关 于闐 工。”
(2).指擅长 龟兹 乐舞的歌伎。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谈举止拖沓、迟缓的样子。
详细解释
- 龟兹,古代西域国家的名称,伎指艺术、技巧。成语“龟兹伎”比喻说话、办事拖拉、迟缓,不爽快。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人做事拖沓、迟缓,不果断的情况。也可用于自嘲或幽默的场合。
故事起源
- 龟兹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以丝绸和艺术闻名。而“伎”指的是艺术、技巧。据说,龟兹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得十分拖拉、迟缓,不爽快,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的工作效率真是龟兹伎,总是拖拖拉拉,做事没有一点决断力。2. 这个项目已经拖了好几个月了,真是龟兹伎,赶紧加快进度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龟兹伎”与拖拉、迟缓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乌龟在表演技巧,动作迟缓,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龟兹古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西域与中国的交流关系,深入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反应真龟兹伎,总是慢半拍。2. 初中生:这个同学上课总是龟兹伎,老师都等不及了。3. 高中生:我真是龟兹伎,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作业。4. 大学生:大家都忙着准备考试,他却还在龟兹伎,完全没有紧迫感。5. 成年人:工作中要避免龟兹伎,要做事果断、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