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骄王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wáng

骄王

拼音jiāo wáng

注音ㄐㄧㄠ ㄨ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骄傲纵恣的君王。《汉书·董仲舒传》:“ 胶西王 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 弘 乃言于上曰:‘独 董仲舒 可使相 胶西王 。’……凡相两国,輒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諫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清 黄景仁 《董子读书台》诗:“方以曲学显,亦曰治《春秋》。再遣相骄王,不异豺虎投。”
    谓兴旺茂盛。 唐 孟郊 《夜忧》诗:“蒿蔓转骄王,菱荇减嬋娟。”

基本含义

  • 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人。

详细解释

  • 骄王源自于《左传·僖公十四年》:“骄者败,王者不骄。”意思是说,骄傲自负的人最终会失败,而真正的王者则不会骄傲。成语中的“骄王”指的是那些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傲慢自大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自负、傲慢的人,用来批评他们目中无人的态度和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成语“骄王”源自于《左传·僖公十四年》这篇文章,用以表达骄傲自大的人最终会失败的道理。

成语结构

  • 骄王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第一个字“骄”表示骄傲自大,第二个字“王”表示王者、统治者的意思。

例句

  • 1. 他自以为是,真是个骄王。2. 这位领导太骄王了,完全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眼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骄王”与自负傲慢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王者,他的骄傲态度让他最终走向了失败。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骄傲自大相关的成语,如“骄兵必败”、“骄者必败”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骄傲自负的后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做作业,总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真是个骄王。2. 初中生:他只会炫耀自己的成绩,从来不肯帮助别人,真是个骄王。3. 高中生:他总是以自己的成就来炫耀,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真是个骄王。4. 大学生:他自以为是,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真是个骄王。

拆字解意

骄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