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掎止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ǐ

掎止

拼音jǐ zhǐ

注音ㄐㄧˇ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从后截获。《国语·鲁语下》:“使 叔孙豹 悉帅敝赋……与 邯郸胜 击 齐 之左,掎止 晏莱 焉。” 韦昭 注:“从后曰掎;止,获也。”

基本含义

  • 掎止指阻止、制止。

详细解释

  • 掎止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掎”字意为拉住、拖住,而“止”字则表示停止、阻止。掎止的意思是指通过阻止或制止某事物的发展或行动来达到某种目的。

使用场景

  • 掎止常用于形容阻止某种不利或不良的事情发生,或者阻止某人的行动。可以用于描述个人行为、社会事件、政治决策等方面。

故事起源

  • 掎止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掎角之人的隐士,他善于掎住牛的腿,使其停止前进。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申为掎止的成语,用来形容阻止某事物的发展。

成语结构

  • 掎止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掎”和“止”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及时掎止了这场争吵,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2. 政府采取了掎止措施,阻止了犯罪的蔓延。3. 在关键时刻,他毅然掎止了自己的冲动,保持了冷静。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掎止”这个成语,可以将“掎”字理解为拖住、拉住,而“止”字理解为停止、阻止。可以想象一个人用力拖住一头奔跑的牛,使其停下来,从而形成了掎止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除了掎止,还有许多其他与阻止、制止相关的成语,如“阻风扼雾”、“止戈为武”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及时掎止了弟弟想要偷吃零食的行为。2. 初中生:老师发现我们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立即掎止了我们的行为。3. 高中生:班长掎止了同学们打闹的行为,使得课堂秩序恢复正常。

拆字解意

掎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