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戚施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ī

戚施

拼音qī shī

注音ㄑㄧ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1).蟾蜍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蟾蜍》﹝释名﹞:“《韩诗》注云:戚施,蟾蜍也。”
    (2).驼背。以蟾蜍四足据地,无颈。不能仰视,故喻。《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毛 传:“戚施,不能仰者。”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故良师不能饰戚施,香泽不能化嫫母也。”
    (3).比喻谄谀献媚的人。《文选·李康<运命论>》:“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俛仰尊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 张铣 注:“戚施,面柔也。”《魏书·阳固传》:“蘧蒢戚施,邪媚是钦,既诡且妬,以逞其心。”《旧唐书·薛登传》:“若开趋竞之门,邀仕者皆戚施而附会。”
    (4).俳优。《国语·郑语》:“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 韦昭 注:“侏儒、戚施,皆优笑之人。”

基本含义

  • 形容亲戚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详细解释

  • 戚施是由“戚”和“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戚”指亲戚之间的亲近关系,“施”指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戚施形容亲戚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形成了亲情的纽带。

使用场景

  • 戚施常用于形容亲戚之间的关系和互助。可以用来形容亲戚之间互相扶持、互相照顾的情景。也可用于劝人要多关心亲戚,互相帮助。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第十三》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子罕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供养父母,孔子对他说:“戚施于人,何必曰若?戚施自己,亦复何必曰若?”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亲自帮助亲戚,又何必说是别人呢?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成为了戚施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戚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戚”是主语,表示亲戚之间的关系;“施”是谓语,表示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例句

  • 1. 他们兄弟之间戚施,互助互爱。2. 在困难时,亲戚之间要互相戚施,共同渡过难关。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戚施的发音“qī shī”与“亲戚”相似,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亲戚、亲情相关的成语,如“骨肉亲”、“亲如手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表哥表姐感情很好,我们经常戚施,一起玩耍。2. 初中生:亲戚之间要互相戚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3. 高中生:我和堂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我们经常互相帮助,体现了戚施的精神。

拆字解意

戚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