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辞
拼音jí cí
注音ㄐㄧˊ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穀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 范宁 注:“辞中促急,不容日。”《穀梁传·成公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于京师。以 晋侯 而斥执 曹伯 ,恶 晋侯 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 晋侯 也。”《穀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为形,被物为著。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著,动则变’二层,尤是一串事。”
基本含义
- 急于辞职或离开某个职位或场所
详细解释
- 急辞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急”和“辞”。其中,“急”表示迫切、紧急的意思,“辞”表示辞职或离开的意思。急辞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因为某种原因急于辞去自己的职位或离开某个场所。
使用场景
- 急辞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急于离开某个职位或场所。例如,某人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与同事关系紧张或不满意工作环境等原因而急于辞职。此外,急辞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急于离开某个地方,比如离开一个危险的地方或不愉快的场合。
故事起源
- 关于急辞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官员在面临困境或不满意的情况下急于辞职有关。然而,具体的故事背景和起源尚无确凿的证据。
成语结构
- 急辞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急”和“辞”。
例句
- 1. 他因为与上司发生争执,急于辞去了自己的工作。2. 在这个不公平的环境下,她觉得急辞是唯一的选择。
记忆技巧
- 要记忆急辞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首先,记住“急”这个字表示迫切、紧急的意思;然后,记住“辞”这个字表示辞职或离开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急”或“辞”相关的成语,比如“急中生智”、“辞旧迎新”等。这样可以增加你的成语词汇量,并且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学校太难了,我想急辞学生这个职位。2. 初中生:我跟同学们吵架了,我决定急辞班长的职位。3. 高中生:我对这个学科不感兴趣,我计划急辞学校的学生身份。4. 大学生:我对专业不满意,我打算急辞这个专业,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