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藩镇割据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zhèn

藩镇割据

拼音fān zhèn gē jù

注音ㄈㄢ ㄓㄣˋ ㄍㄜ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基本含义

  • 指封建时代藩镇割据的现象,即各地的地方势力割据,相互独立,不受中央政府统治。

详细解释

  • 藩镇割据是指封建时代,各地的藩镇势力割据,相互之间独立自主,不受中央政府的统治。这种现象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混乱,使得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控制全国的局势。

使用场景

  • 藩镇割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组织内部权力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行业或领域内部存在不同的势力,彼此之间缺乏合作和统一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藩镇割据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时期的“藩镇割据时代”。在这个时期,各地的藩镇势力割据,相互之间争夺权力,导致了北宋王朝的衰败和灭亡。

成语结构

  • 藩镇割据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藩”表示藩镇,指代地方势力;“镇”表示割据,指代相互独立;“割据”表示分割和独立。

例句

  • 1. 这个行业内部藩镇割据,缺乏合作和统一。2. 在这个地方,各个部门之间藩镇割据,互相不合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地图上有很多个小城镇,但它们都是独立的,没有中央政府的控制。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藩镇割据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藩镇割据的时期和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的影响。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割席断交”、“割席绝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代藩镇割据的时期,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领主,没有一个中央政府统一管理。2. 初中生:这个地方的各个组织内部权力分散,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3. 高中生:历史上的藩镇割据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混乱,使得中央政府无法有效统治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