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渎聒在词典中的解释
guō

渎聒

拼音dú guō

注音ㄉㄨˊ ㄍ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轻慢多话。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偶有小臣言之,则又以为瀆聒,而莫之省忧也。”

基本含义

  • 指藐视、亵渎、轻慢。

详细解释

  • 渎聒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渎意为藐视、亵渎,聒意为轻慢。合在一起,渎聒表示对事物不敬、不重视,轻慢对待。

使用场景

  • 渎聒常用于形容对待事物不恭敬、不重视的行为。比如,对待长辈不尊敬、对待工作不认真、对待学习不用心等。

故事起源

  • 渎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据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官员叫做渎聒,他对待工作不认真,常常轻慢对待下属,对待上级不敬。因此,人们用“渎聒”来形容对待事物不恭敬、不重视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渎聒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渎”和“聒”两个字组成,其中“渎”为动词,表示藐视、亵渎;“聒”为形容词,表示轻慢。

例句

  • 1. 他对待长辈的态度总是渎聒,缺乏敬意。2. 这位领导对待工作总是渎聒,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渎聒这个成语。可以将“渎”与“毒”联想在一起,表示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毒害,而“聒”与“狗”联想在一起,表示对待事物像对待狗一样轻慢。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渎聒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渎聒这个成语后,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尊敬、恭敬相关的成语,如“尊师重道”、“恭敬不如从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对老师的态度总是渎聒,不尊敬。2. 初中生:他对待学习总是渎聒,不用心听讲。3. 高中生:他对待考试总是渎聒,不认真备考。

拆字解意

渎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