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主
拼音yì zhǔ
注音ㄧˋ ㄓ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立说倡议的人。《三国志·魏志·崔琰传》“而 琰 最为世所痛惜”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 孔融 ﹞每朝会访对,輒为议主,诸卿大夫寄名而已。” 宋 叶适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天子怛然加惠远方,輒赐为贯钱万者数十,黜议主,更法以便民。”
基本含义
- 议主指的是发表主张或意见的人。
详细解释
- 议主是由“议”和“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议,指的是讨论,商议;主,指的是主持、主导。议主一词表示发表主张或意见的人,通常是在会议、讨论或辩论中担当主导角色的人。
使用场景
- 议主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在会议、讨论或辩论中发表主张或意见的人。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团队会议上扮演领导角色,或者在社交场合中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 议主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据说,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当时的政治讨论中经常发表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被人们称为“议主”。
成语结构
- 议主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在这次团队会议上,小明成为了议主,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2. 在辩论比赛中,她表现出色,成为了这场辩论的议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议主”这个成语与“发表主张”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高举双手,自信地发表自己的主张,就像一个议主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议主”相关的成语,如“议论纷纷”、“议事日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讨论中,小明成为了议主,分享了自己的观点。2. 初中生:在班会上,班长担任了议主的角色,组织大家讨论学习问题。3. 高中生: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上,学生们争做议主,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4. 大学生:在学术研讨会上,研究生们争当议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