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玉柄龙在词典中的解释
bǐnglóng

玉柄龙

拼音yù bǐng lóng

注音ㄧㄩˋ ㄅㄧㄥˇ ㄌ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剑名。 宋 陶穀 《清异录·武器》:“ 汾阳王 诞日,部曲竞献珍异,裨将以父所寳玉柄龙奉之。”

基本含义

  • 比喻有才能却未得到发挥的人。

详细解释

  • 玉柄是指剑的柄,龙是指剑上的装饰图案。成语“玉柄龙”比喻有才能却未得到发挥的人,形容人才被埋没、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才能的人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或者形容某个领域中的优秀人才未能得到重用。

故事起源

  • 成语“玉柄龙”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官员,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才能,但由于他的强硬作风和不受欢迎的政策,秦始皇并不重用他。在一次宴会上,李斯将自己的才能比喻为“玉柄龙”,表示他的才能有如一把宝剑,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个玉柄龙,可惜一直在这个小公司混。2. 这位科学家是一个玉柄龙,他的研究成果却被忽视了。

记忆技巧

  • 将“玉柄龙”与有才能却未得到发挥的人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才能未得到发挥相关的成语,如“蛟龙未现”、“锦绣前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玉柄龙,班里的老师都不知道他有多厉害。2. 初中生:她是一个玉柄龙,可惜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3. 高中生:他是一个玉柄龙,但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4. 大学生:她是一个玉柄龙,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却找不到适合的岗位。5. 成年人:他是一个玉柄龙,一直在普通公司工作,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拆字解意

玉柄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