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博识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

博识

拼音bó shí

注音ㄅㄛˊ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形)学识丰富。
    [构成]
    偏正式:博〔识
    [例句]
    他多闻博识;很受人尊重。(作谓语)

近义词

  • 广博、精深、深广、渊博

英文翻译

  • 1.learned; erudite

详细解释

  • ◎ 博识 bóshí
    [knowledgeable] 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1).学识广博。《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 随武子 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 晋国 之雋老也。”《南史·裴松之传》:“时人服其博识。”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海上渔人得一鐸,击之声如霹靂,问博识者云, 始皇 驱山鐸也。” 鲁迅 《野草·雪》:“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2).指学识渊博的人。 宋 岳珂 《愧郯录·先庙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识。”
    (3).通晓。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胡先生 原是南菁书院的高材生,不但深研旧学,并且博识前朝掌故的。”
    (4).增广见识。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在赏玩者却只以为世间有这一类人物,聊资博识,或满足好奇心而已。”

基本含义

  • 形容知识渊博,多才多艺。

详细解释

  • 博指广泛,识指知识。博识即指知识广博,涵盖面广,能够掌握各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广博,知识面全面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学者。

故事起源

  • 博识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文学》。该词在古代并不常见,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博识渊博,无所不知。2. 这位教授是一位博识的学者,他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非常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博识"拆分为"博"和"识"两个部分来记忆。"博"可以联想为广泛、丰富的意思,而"识"可以联想为知识。因此,博识可以理解为广泛的知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博识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博闻强识、博学多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真厉害,她博识渊博,每次都能回答我们的问题。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博识的科学家,能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3. 高中生:这位老师讲课很有深度,她的博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扩展自己的博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