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击贼笏在词典中的解释
zéi

击贼笏

拼音jī zéi hù

注音ㄐㄧ ㄗㄟˊ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唐德宗 时, 朱泚 谋反,召 段秀实 议事, 秀实 以笏击 泚 ,大骂,被杀。见《新唐书·段秀实传》。后以“击贼笏”为称颂忠贞或正气凛然的典实。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基本含义

  • 击败盗贼,指打败坏人。

详细解释

  • 击贼笏的“笏”是古代官员的仪仗,因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仪仗击打盗贼,比喻打败坏人。

使用场景

  • 击贼笏多用于正面描述英勇、正义、勇敢的行为,尤其是在打败坏人、维护公正的场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

  • 击贼笏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史记》中的《韩非子列传》。故事讲述了韩非子在秦国任官时,遇到了一个擅长盗窃的人。韩非子用仪仗击打了这个盗贼,从而表达了对不法行为的反对和打击。

成语结构

  • 击贼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动词“击”和名词“贼笏”组成。

例句

  • 1. 他用智慧和勇气击贼笏,保护了家人的安全。2. 这位警察以击贼笏的勇敢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击贼笏与正义、勇敢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正义、勇敢相关的成语,如“除恶务尽”、“披荆斩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超级英雄一样,用击贼笏保护大家的安全。2. 初中生:在面对欺凌时,我们应该勇敢地击贼笏,维护自己的权益。3. 高中生:正义的力量将击贼笏,铲除社会上的不公和腐败。4. 大学生:我们应该用知识和智慧击贼笏,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击贼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