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猢狲王在词典中的解释
sūnwáng

猢狲王

拼音hú sūn wáng

注音ㄏㄨˊ ㄙㄨㄣ ㄨ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旧称乡塾教师或小学校教师。学童顽皮如猢狲,因喻其师为“猢猻王”,含嘲笑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本 秦檜 之诗也, 秦 盖微时为童子师,仰束脩自给,故有‘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猻王’。”亦作“ 猢猻大王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虽然也没有甚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英文翻译

  • 1.king of monkeys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本性难以改变,比喻人的品质或习性难以改变。

详细解释

  • 猢狲是一种猴子,王表示统治者。猢狲王比喻人的本性或习性难以改变,表示一个人的行为或性格特点非常固定,无法改变。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那些性格固执、顽固不化的人,或者形容那些习惯难以改变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猢狲以袖取鼠,鼠尚未知其能也。鼠曰:‘吾闻汝乃能以袖取鼠,吾欲以袖取糟糠。’猢狲曰:‘尔不见乎吾取鼠乎?’鼠曰:‘夫鼠之所以知猢狲能以袖取鼠者,以吾类也。’故举世之人莫不以其类类之,而以天下为己小也。”故事中的猢狲代表人类,鼠代表其他动物,猢狲以袖取鼠表现出了自己的本性,鼠因此认为猢狲能够以袖取糟糠。猢狲王的含义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主语+状语+谓语

例句

  • 1. 他是个猢狲王,一点也不肯改变自己的习性。2. 这个人的性格非常固执,真是个猢狲王。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猢狲这个形象,想象猴子在树上玩耍的样子,表示固执的习性难以改变。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铁杵磨成针”、“积毁销骨”等,了解更多有关人性和习性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猢狲王,上课总是玩手机不听老师讲课。2. 初中生:我哥哥是个猢狲王,一天到晚都在玩游戏,不肯学习。3. 高中生:她是个猢狲王,对别人的意见从不听取,一意孤行。4. 大学生:这个人太猢狲王了,从来不肯改变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意见。

拆字解意

猢狲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