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镜
拼音quán jìng
注音ㄑㄨㄢˊ ㄐ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评选鉴别。 南朝 梁 王筠 《为第六叔让重除吏部尚书表》:“然后可以銓镜流品,平均衡石。”《北史·郭祚传》:“是时 孝文 鋭意典礼,兼銓镜九流。” 唐 元稹 《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夫銓镜万品,不无倦勤。”
基本含义
- 用铨衡之镜来比喻审察、评价事物。
详细解释
- 铨镜一词出自《汉书·郑当时传》:“夫齐有丹铅,以铨镜之,一世之明也。”铨镜原指用铅研磨成的镜子,用以检验铅的纯净度。后来,铨镜引申为审视、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方法。成语“铨镜”表示用正确的方法和标准来审视和评价事物,不偏不倚地进行客观的判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辩论等场合,用以形容对事物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郑当时的人,他在齐国发现了一种纯净的丹铅。为了检验铅的纯度,他用铅研磨成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来检验其他铅的纯净度。因此,“铨镜”一词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铨”和名词“镜”组成。
例句
- 1. 他对问题的分析总是像用铨镜一样准确。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铨镜来审视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铨镜”联想为一个用来检验事物的镜子,用来提醒自己在评价事物时要客观、准确。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评价、审视相关的成语,如“斤斤计较”、“一针见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铨镜一样的眼睛看着我们,我觉得有点紧张。2. 初中生:面对考试成绩,我们应该用铨镜来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们要用铨镜来评价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