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拼音tán xiāng
注音ㄊㄢˊ ㄒ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香木名。木材极香,可制器物,亦可入药。寺庙中用以燃烧祀佛。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莫若图玅像於檀香,写遗影於祗树。”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檀香》﹝集解﹞引 宋 叶廷珪 《香谱》:“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纸封收,则不洩气。” 清 赵翼 《西湖寓楼即事》诗:“桕烛檀香 三竺 路,一观音养百千僧。” 田汉 《关汉卿》第十一场:“以后每天多劈点檀香,备些酒果,供供神道。”
英文翻译
1.sanders; white sandalwood; sandalwood; santal; santati album
基本含义
- 指品德高尚、崇高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檀香是由檀木制成的一种香料,具有独特的香味。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像檀香一样令人敬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例如用来形容有道德修养、善良正直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檀香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文丑的僧人,他的品德非常高尚,深受人们的敬佩。有一天,文丑赠送给皇帝一块檀香木,皇帝闻到了檀香的香味后,非常喜欢,于是问文丑这块檀香木的来历。文丑回答说:“这是我自己亲手制作的,象征着我的品德高尚。”皇帝听后非常赞赏,并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文丑的品德高尚。
成语结构
- 主语 + 像 + 檀香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像檀香一样令人敬佩。2. 她的慷慨和善良的行为,使她成为了社区里的檀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块檀香木发出的独特香味,以及与檀香相关的高尚品德,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仁义道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檀香一样,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2. 初中生:他的品德高尚,经常帮助别人,真是个檀香。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檀香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