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诗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īcǎo

诗草

拼音shī cǎo

注音ㄕㄧ ㄘ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诗艸 ”。1.诗的草稿;诗作。 五代 齐己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诗:“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宋 苏轼 《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锦囊诗草勤收拾,莫遣 鸡林 得夜光。” 施元之 注:“《唐·李贺传》:‘每旦出,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投囊中。未尝先立题,然后为诗。’” 明 李开先 《杨升庵状元以草字诗见寄依韵奉答》:“此时方忆汝,诗草忽相通。”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囊中富诗艸,不以事干謁。”
    (2).诗集的专称。 清 黄遵宪 有《人境卢诗草》。

基本含义

  • 指写诗作文的才子。

详细解释

  • 诗指写诗,草指草书,诗草指擅长写诗作文的人。形容文才出众,擅长写作。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学才子或有文采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谢灵运。谢灵运自幼喜好文学,擅长写诗。他的诗文被称为“诗草”,因此后人用“诗草”来形容有文采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写的诗文真是诗草,堪称一绝。2. 这位年轻的作家才华横溢,真是一位诗草之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诗草”这个成语的发音“shī cǎo”,将其与“诗写得草草了事”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诗书继世”、“文采飞扬”等,以扩展对文学才华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说我画的画很好看,她说我是个小诗草。2.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写得特别好,老师经常夸他是个小诗草。3. 初中生:我觉得他的作文写得很有文采,可以说是一位小诗草。4. 高中生:他的文学才华真是令人钦佩,绝对是个大诗草。5. 大学生:这位作家的文学造诣很深厚,被誉为当代诗草之才。

拆字解意

诗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