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伯玉知非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fēi

伯玉知非

拼音bó yù zhī fēi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能够明辨是非,并能坚定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详细解释

  • 伯玉,指伯乐,古代传说中的马匹鉴赏家,能够辨别出优秀的马匹。知非,指明辨是非。成语“伯玉知非”形容一个人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辨别出正确的事情,并坚定地去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正确辨别是非,并且坚守正确的道义。

故事起源

  • 成语“伯玉知非”源自《汉书·张敞传》。张敞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一直坚守正道,不为权势所动摇,因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有一次,张敞在官场上发表言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想要陷害张敞。这时,有人告诉张敞说:“你的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要陷害你。”张敞听后淡然一笑,说道:“伯玉知非,岂能因为他人的不满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从此,人们用“伯玉知非”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守正道不受外界干扰。

成语结构

  • 主语+伯玉+宾语+知非

例句

  • 1. 他是个伯玉知非的人,无论面对什么诱惑和困难,他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2. 这位老师伯玉知非,总能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伯玉知非”与“明辨是非,坚守正道”联系起来记忆,同时也可以将故事起源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判断力和坚守正道相关的成语,如“明辨是非”、“守正不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成为一个伯玉知非的人,不受坏人的影响。2. 初中生:他是班级里的伯玉知非,总能正确判断事情的对错。3. 高中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像伯玉知非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

拆字解意

伯玉知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