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噬脐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

噬脐

拼音shì qí

注音ㄕㄧˋ ㄑ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噬脐 shìqí
    [useless to regret] 比喻后悔不及
    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左传·成公六年》

详细解释

  • 亦作“ 噬齐 ”。自啮腹脐。喻后悔不及。《左传·庄公六年》:“亡 邓国 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 杜预 注:“若囓腹齐,喻不可及也。” 汉 扬雄 《太玄赋》:“岂恃宠以冒灾兮,将噬脐之不及。”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平生几濡首,末路多噬脐。” 明 宋濂 《勃尼国入贡记》:“虽欲噬脐,悔可及乎!”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况徇虚名而受实祸,甘为 日本 效傀儡之勤劳,政府苟不慎审及此,异日噬脐,嗟何及哉!”

基本含义

  • 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详细解释

  • 噬脐成语出自《庄子·外篇·秋水》:“子胥为楚击公子围,公子围请子胥,请盟于蛇丘之下。子胥至,公子围曰:‘子胥噬脐,我噬臂,奈何?’子胥曰:‘人臣也。’公子围曰:‘噬脐而臣,何为?’子胥曰:‘蛇无足而能噬脐,子胥有臂而不能噬臂乎?’”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彼此之间的依存与依赖。

故事起源

  • 据传,公子围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贵族子弟,而子胥是楚国的一位重臣。公子围请子胥盟约,子胥用“噬脐”这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楚国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成语结构

  • 噬脐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噬”和“脐”。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噬脐一样亲密无间。2.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噬脐般的浓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噬脐”这个成语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两者之间的依存和依赖,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等,来加深对亲情和家庭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就像噬脐一样亲密,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温暖。2. 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始终感受到父母对我的支持和关爱,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噬脐一样紧密。3. 高中生:父母对我的期望和付出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愿意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将噬脐的情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