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兽
拼音liǎng jiǎo shòu
注音ㄌㄧㄤˇ ㄐㄧㄠˇ ㄕ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象野兽一样的人。 郭沫若 《三诗人之死》:“想来我们的这位诗人(指被称为‘ 济慈 ’的一只小兔子)不是死在犬猫的口中,便一定是填了两脚兽的肠胃了。”
基本含义
- 指人类,表示人与动物的区别。
详细解释
- 成语“两脚兽”由“两”、“脚”、“兽”三个字组成。其中,“两”表示数量,意为双;“脚”表示人的脚;“兽”表示动物。成语的整体意思是指人类,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中国文化中,人类被认为是具有思考能力和文明行为的生物,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使用场景
- 成语“两脚兽”可以用来形容人类,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讽刺某人的行为或者强调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故事起源
- 成语“两脚兽”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孟子》中。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孟子问梁惠王:“人与兽何以异?”梁惠王回答说:“人以礼义为别。”孟子则进一步解释说:“人有两脚兽之称,是因为人类有双脚,而其他动物只有四脚。”这个故事强调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从而形成了成语“两脚兽”。
成语结构
- 主体词为“两脚兽”,表示人类。
例句
- 1. 他看起来像个普通人,但他的行为举止却像个两脚兽。2. 我们是两脚兽,应该用理性和智慧来处理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两脚兽”。可以想象一只动物站在两只脚上,这只动物就是人类,强调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文化中对人类与动物的区别的思考,可以深入了解孟子的哲学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是两脚兽,可以用双脚行走。2. 初中生:两脚兽是指人类,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
3. 高中生
- 成语“两脚兽”可以用来形容人类的智慧和文明。4. 大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是两脚兽,要用理性和智慧来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