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即是
拼音fǔ shí jí sh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ǔ shí jí shì ㄈㄨˇ ㄕㄧˊ ㄐㄧˊ ㄕㄧˋ
俯拾即是
亦作“ 俯拾皆是 ”。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 唐 司空图 《二十四时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鲁迅 《准风月谈·滑稽例解》:“这些名文是俯拾即是的。”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我们这些暂时的‘杂文家’……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 叶圣陶 《倪焕之》三:“张开眼来就是材料,真所谓‘俯拾即是’。”《当代》1981年第3期:“这类事情太多了,俯拾皆是,你们怕是登不过来哟。”
基本含义
- 指事物非常明显或显而易见,只需稍加留意就能看到,不需要费太多的力气。
详细解释
- 俯拾即是这个成语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俯拾"意为弯腰捡拾,指的是低头或弯腰就能拾取到东西。"即是"意为就是,表示所拾取到的东西就是所需要的。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只需稍加留意或努力,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或得到明显的结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显而易见,只需稍加留意就能看到。可以用来表达某个问题或答案很明显,不需要费太多的努力就能找到。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汉代的大臣董仲舒曾经提到了这个成语。有一次,董仲舒在宫廷散步时,看到地上有一枚铜钱,他弯腰捡起来后对旁人说:“俯拾即是”。他的意思是,这枚钱很容易就被他发现了。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显而易见。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俯”、“拾”、“即”、“是”。
例句
- 1. 这个问题的答案俯拾即是,不需要过多的思考。2. 这些证据俯拾即是,可以证明他是无辜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俯拾即是”与“低头捡拾就能找到所需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通过多写、多读和多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俯拾即是”意思相近的成语,例如“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找了一下,发现答案俯拾即是。2. 初中生: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俯拾即是。3. 高中生:经过一番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俯拾即是。4. 大学生:通过研究数据,我发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俯拾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