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晦朔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ìshuò

晦朔

拼音huì shuò

注音ㄏㄨㄟˋ ㄕ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晦朔 huìshuò
    (1) [the last day and the first day of every month]∶晦:阴历每月末的一天;朔:阴历月初的一天。农历月末至月初
    朝菌不知晦朔。——《庄子·逍遥游》
    (2) [a month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农历一个月

英文翻译

  • 1.the last and first days of a lunar month

详细解释

  • (1).农历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后汉书·律历志下》:“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月﹞。”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七:“晦朔如循环,月盈已见魄。”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常圆无晦朔。” 清 黄景仁 《观潮行》:“岂其乾坤果吁吸,乃与晦朔为盈消。”
    (2).指农历一个月。《北齐书·李浑传》:“ 社客 贼之根本,围城復逾晦朔,乌合之众,易可崩离。”《新唐书·舒元舆传》:“献文闕下,不得报,上书自言……‘﹝臣﹞自陈文章,凡五晦朔不一报。’”
    (3).指早晚,旦夕。《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 王先谦 集解引《列子·汤问》:“有菌芝者生於朝死於晦。”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晦朔甚促,朝菌不识。”
    (4).指阴阳交相变化。《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乌梅丸方”集解引 柯琴 曰:“厥阴当两阴交尽,又名阴之絶阳,宜无热也。第合晦朔之理,阴之初尽,即阳之初生,所以厥阴病热,是少阳使然也。”

基本含义

  • 晦朔是指黑暗、昏暗的夜晚。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不明朗、困难、艰险。

详细解释

  • 晦朔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汇组成的成语。晦,指的是月亮不明亮的状态,也引申为黑暗、昏暗。朔,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的日子,也引申为新的开始。因此,晦朔表示黑暗的夜晚,也可以形容事物的困难和艰险。

使用场景

  • 晦朔可以用来形容夜晚的黑暗、昏暗。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困难和艰险,表示情况不明朗、难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晦朔来形容天气阴暗、不明朗,或者形容一个困难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晦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农耕社会。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依靠农历来安排农事活动。每个月的初一被称为朔日,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而在农历月份中,月亮的亮度会有所变化,有时会非常昏暗,被称为晦。因此,晦朔成为了形容黑暗的夜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晦朔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夜晚的森林中,一片晦朔,看不清前方的道路。2.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现在还处于晦朔的阶段,需要更多的调查和研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晦朔的发音“huì shuò”与黑暗的夜晚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晦朔相关的成语,如晦气、晦涩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晚上回家的路很晦朔,要小心走。2. 初中生:这个数学题太难了,我完全看不懂,真是晦朔。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前景很晦朔,我们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是否继续投资。4. 大学生:这个论文的写作进展很晦朔,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5. 成人:这个公司的未来发展很晦朔,我们需要制定出更好的战略来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