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抢榆在词典中的解释
qiǎng

抢榆

拼音qiǎng yú

注音ㄑㄧㄤˇ ㄧㄩ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语本《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鳩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后以“抢榆”借指仅能短程飞掠的小鸟。亦以喻胸无大志或胸无大志者。 南朝 梁 何逊 《穷鸟赋》:“时復抢榆决至,触案穷归。” 唐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诗:“顾我抢榆者,莫能翔青冥。” 宋 陆游 《龙锺》诗:“抢榆敢羡垂天翼,倚市从嗤刺绣文。”

基本含义

  • 指人们抢夺或争夺一物,而最终都无法得到。

详细解释

  • 抢榆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榆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古代常用来制作器物。故事中,楚国留侯刘邦作为齐国使者,看到齐国的榆木车,非常心动,因此多次向齐国国君要求赠送。然而,齐国国君一直没有答应。最后,留侯终于得到了榆木车,但是车上的榆木却已经被人削得干干净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抢夺一物不容易,即使最终得到了,也可能已经变得毫无价值。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们为了争夺一物而付出努力,最终却得不到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故事起源

  • 抢榆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史记·留侯世家》。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抢”表示行为,名词“榆”表示争夺的对象。

例句

  • 1. 他们为了争夺这块土地,不惜抢榆。2. 他们争夺了这个职位,最终却抢榆而得。

记忆技巧

  • 可以用“抢夺榆木”来联想记忆这个成语,榆木是珍贵的木材,但抢夺后却变得毫无价值。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争夺、失去价值相关的成语,如“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为了抢榆,争得面红耳赤。初中生:他们为了抢榆,不惜付出一切努力。高中生:他们争夺这个名额,最终却抢榆而得。

拆字解意

抢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