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克期在词典中的解释

克期

拼音kè qī

注音ㄎㄜˋ ㄑ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 克期 kèqī
    [on a set date;at the appointed time] 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
    克期完成

详细解释

  • 克日。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怀不来而外克期。”《水浒传》第七八回:“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一万,克期并进。”
    限期;定期;如期。《后汉书·锺离意传》:“ 意 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剋期,俱至,无或违者。”《南史·宋纪上》:“帝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进。”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序:“ 裴侍中 晋公 出讨 淮西 时,过 女几山 下,刻石题诗,末句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剋期平贼。”

基本含义

  • 按时完成约定的事情。

详细解释

  • 克期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克”和“期”两个词组成。其中,“克”表示克服、战胜的意思,“期”表示时间、约定的意思。因此,克期的基本含义是按时完成约定的事情,特别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或兑现承诺的能力。

使用场景

  • 克期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准时完成任务、守时守约的能力。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信任和赞赏,也可以用来要求自己或他人按时完成工作或履行承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可以使用克期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克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养生主》一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养了一只猴子,猴子每天都会按时回来,主人想知道猴子是怎么做到的。主人跟着猴子一起去,发现猴子每天都会在一棵树上看日落,然后才回家。主人得出结论,猴子是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的。从此以后,人们用克期来形容准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成语结构

  • 克期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我们必须克期完成这个项目,不能拖延。2. 他一直很守时,总是能够克期完成任务。3. 克期是一个重要的职业素养,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克期”与“按时完成”联系起来,用这个成语来描述一个人或团体的守时守约的能力。可以将其与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时间和守时相关的成语,如“按部就班”、“守时如约”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克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克期完成考试前的复习。3. 高中生:为了克期完成大学申请,我每天都在努力准备。4. 大学生:我要克期完成毕业论文,争取早点找到工作。5. 成年人: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必须克期完成工作任务,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拆字解意

克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