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旷惰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àngduò

旷惰

拼音kuàng duò

注音ㄎㄨㄤˋ ㄉ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疏懒。 宋 苏洵 《审势》:“官吏旷惰,职废不举。”

基本含义

  • 指懒散、懒惰;形容人不勤奋、不努力工作。

详细解释

  • 旷惰是由“旷”和“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旷指空闲、闲散,惰指懒惰、不勤奋。旷惰指人闲散懒散,不肯努力工作,对待事物漫不经心,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

使用场景

  • 旷惰常用于形容人的懒散、懒惰的状态。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肯努力工作、不积极进取的人。

故事起源

  • 旷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据说,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叫季孙的人,他非常懒惰,整天无所事事,不肯努力工作。季孙的父亲非常生气,就用旷惰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懒散态度。

成语结构

  • 旷惰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表示人的状态或行为。

例句

  • 1. 他一直旷惰下去,肯定会一事无成。2. 这个学生太旷惰了,从来不做作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旷惰与懒散的状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不肯起床工作,就是旷惰的表现。可以画个图像或编个故事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旷惰相关的成语,如旷日持久、旷夫怀子等,以扩充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太旷惰了,从来不做作业。2. 初中生:我觉得我们班有些同学学习太旷惰了,需要提醒他们努力学习。3. 高中生:考试临近了,不能再旷惰了,要好好复习。4. 大学生:大学生活很自由,但不能因此变得旷惰,要有规划地安排时间。

拆字解意

旷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