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底止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ǐ

底止

拼音dǐ zhǐ

注音ㄉㄧˇ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终止。《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底止。”底,一本作“ 厎 ”。 清 黄爵滋 《敬陈六事疏》:“若不如此严禁,臣恐此患竟无底止矣。”
    (2).指休止的地方;住所。 明 高攀龙 《书僧卷》:“其徒之道经于此者,获有底止,无飢渴之虞。”

基本含义

  • 指底细、底数,也指底终、底限。

详细解释

  • 底止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的底细、底数或底限。它可以表示事物的最底层、最底线或最底限度。底止常用来形容人的底细、底数或底限,表示人的本质、底线或底限度。

使用场景

  • 底止常用于描述人的底细、底数或底限。可以用来指责某人的真实本性或底线,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赞扬,表示对其真实本性或底线的认可。此外,底止也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底层、底线或底限度。

故事起源

  • 底止的故事起源不详。

成语结构

  • 底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次考试我可是看透了他的底止,他不会再骗我了。2. 他虽然表面上很友好,但我知道他的底止是自私自利。3. 这个项目的底止是多少?我们需要了解清楚才能决定是否合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底止的发音与“底纸”进行联想。底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底止也是我们了解事物底层、底限的方式。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新闻,进一步了解底止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猜出了小明的底止,他藏在书包里的礼物是给妈妈的。2. 初中生:老师很了解我们的底止,知道我们都是诚实守信的学生。3. 高中生:面试官通过一系列问题了解我的底止,判断我是否适合这个职位。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上,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底止,才能建立真实的友谊。5. 成年人:在商业谈判中,了解对方的底止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被欺骗或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