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逊遯在词典中的解释
xùndùn

逊遯

拼音xùn dùn

注音ㄒㄩㄣˋ ㄉ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逊遁 ”。退避;退隐。《诗·大雅·云汉》“昊天上帝,寧俾我遯” 汉 郑玄 笺:“天曾将使我心逊遯,惭愧於天下,以无德也。”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籴内传》:“太宰 嚭 曰:‘臣闻春日将至,百草从时。君王动大事,羣臣竭力以佐谋。’因逊遯之舍。使人微告 申胥 於 吴王 。”《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念存逊遁,演志 箕山 。”《晋书·皇甫谧传》:“逊遁丘园,不睨华好。” 唐 元稹 《骠国乐》诗:“古时 陶尧 作天子,逊遁亲听《康衢歌》。”

基本含义

  • 指谦虚谨慎,不自命不凡,处事谦逊退让。

详细解释

  • 逊遯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谨慎的品质。它强调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不自高自大,不骄傲自满,而是保持谦逊的态度,退让于人,不争名夺利。

使用场景

  • 逊遯常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处理事务时的谦虚态度。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场所、教育环境、社交场合等。

故事起源

  • 逊遯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道德的修养,推崇谦虚谨慎的品质。逊遯作为一个成语,传承了儒家思想中的谦逊和退让的精神。

成语结构

  • 逊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逊”是形容词,表示谦虚;“遯”是动词,表示退让。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谦虚品质。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逊遯有礼,从不争功夺利。2. 学习应该保持逊遯的态度,虚心向他人请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谦虚”、“谨慎”、“退让”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逊遯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谦虚的态度,不争名夺利,就能够记住逊遯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逊遯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虚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可以通过阅读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等,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逊遯的同学,总是帮助别人。2. 初中生:作为班长,他总是逊遯有礼地对待每个同学。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成绩时,他总是逊遯地接受自己的不足。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他总是逊遯地倾听同学的意见和建议。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表现出逊遯的态度,从不争功夺利。

拆字解意

逊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