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鬣
拼音tù liè
注音ㄊㄨˋ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言兔毫。指毛笔。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隆凤炬,全仗鼠鬚;宠锡龙章,多凭兔鬣。”
基本含义
- 比喻事情的结果或结局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详细解释
- 兔鬣原指兔子的咬痕,后来引申为兔子被捕食者追赶时剩下的痕迹。成语“兔鬣”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最后,无法改变或挽回。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情已经不可挽回或改变的情况,用来告诫人们要及时采取行动,避免错过机会。
故事起源
- 兔鬣的故事起源于《晏子春秋》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晏子是一个聪明的谋士,他曾经劝说齐国君王开战,但君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后来,晏子遇到一个捕兔人,他看到捕兔人只留下了兔子的兔鬣,没有捉到兔子。晏子看到这一幕,意识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就用这个故事来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最后,无法改变。
成语结构
- 主语“兔鬣”+动词“成”
例句
- 1. 这次考试你没好好复习,结果兔鬣已成。2. 他一直拖延,现在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兔鬣已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兔鬣”与“事情已成”相联想,因为兔鬣的意思就是事情已经到了最后,无法改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兔鬣”相关的成语,如“兔死狗烹”、“兔起鹘落”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忘记了交作业,老师说兔鬣已成,不能再补交了。2. 初中生:我没有参加班级活动,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兔鬣已成。3. 高中生:我没有早点准备,现在考试成绩不好,兔鬣已成。4. 大学生:我错过了这次实习机会,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兔鬣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