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地
拼音shéng dì
注音ㄕㄥˊ ㄉ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清 代称以绳为计量单位的土地。《清史稿·食货志一》:“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
基本含义
- 指心地善良,待人诚实可靠。
详细解释
- 绳地是由“绳”和“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绳”表示绳索,引申为束缚、约束;“地”表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绳地一词形容一个人的心地善良,待人诚实可靠,不会背叛或欺骗他人。
使用场景
- 绳地一词常用于赞美和称赞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善良可信。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非常真诚和可靠,值得信任。
故事起源
- 绳地一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传说有一位名叫绳地的人,他心地善良,待人诚实可靠。他经常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从不欺骗他人。因此,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
成语结构
- 绳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朋友非常绳地,从不会背叛他们。2. 她的绳地品德使得她在困难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3. 这个公司的员工都很绳地,老板非常信任他们。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绳地”与“善良可靠”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绳子把地牢固地绑住,表示这个人的品德善良可靠,不会轻易改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实、善良、可靠等品德相关的成语,如“义薄云天”、“忠诚耿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绳地,经常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很喜欢读《绳地传奇》,故事里的主人公非常善良可靠。3. 高中生:她的绳地品德让我对她产生了很大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