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旰
拼音hào gàn
注音ㄏㄠˋ ㄍ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光亮貌。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獠徒云布,武骑雾散,丹旗燿野,戈殳皓旰。”一本作“ 晧旰 ”。
基本含义
- 形容天色明亮,白天和晚上。
详细解释
- 皓旰是由形容词“皓”和名词“旰”组成的成语。皓指的是明亮、光明的意思,旰指的是晚上的时间。皓旰一词最初用来形容天色明亮,即指白天和晚上。
使用场景
- 皓旰多用于文学创作和古代文献中,用来描述天色明亮的情景。在现代汉语中,皓旰的使用较少,更多地用于古文、古诗、古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故事起源
- 皓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皇矣》一诗中:“皓旰有明兮,冲和弗矜哉。”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描绘了天色明亮的景象。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傍晚时分,天空皓旰,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2. 他喜欢在皓旰的夜晚散步,享受宁静与清新的空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皓”与“旰”分开记忆,皓指明亮,旰指晚上。可以想象在明亮的白天和晚上,天空都是皓旰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天气和时间相关的成语,如“晴天霹雳”、“夜以继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晨,天空很皓旰,我开心地去上学了。2. 初中生:在暑假里,我喜欢晚上去爬山,感受皓旰的夜晚。3. 高中生:突然间,天空变得皓旰,让人感到一丝凉意。